
尿酸,大部分来自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剩余一部分就来自于平时所吃的食物。正常人体内的尿酸一直维持在一个固定范围内(女性80~360μmol/L,男性150~420μmol/L)。
但是,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出尿酸的通路不畅,就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长期的高尿酸超标不仅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
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极容易加快病情恶化,尤其是易出现关节畸形和痛风石,还可能转变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为了减轻痛风发作的钻心疼痛,药物镇痛作为其主要疗法。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痛风患者可选择的药品种类多,但部分药物适用的情况不同,副作用也不同,该如何选药呢?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又名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它能对抗痛风引起的炎症,作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
阻断给免疫系统“通风报信”的酶,抑制痛风关节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炎症反应减轻,从而达到迅速消炎止痛的目的。
无论是急性关节炎发作之后的抗炎止痛,还是在缓解期预防关节炎发作,秋水仙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用情况:
(1)痛风降尿酸治疗前2周可开始使用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
(2)在急性痛风发作时立即服用,一般24~48小时内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副作用:
秋水仙碱本身毒性很小,但会在体内代谢成有很强毒性的二秋水仙碱,出现以下副作用:
(1)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不适,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肌无力、肌酸激酶升高等肌肉神经病变。该副作用并不常见,多出现在长期服药者及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身上。
(3)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中性细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可危及生命。
秋水仙碱是应对痛风最常见的药物,但如果秋水仙碱反应大或效果不好,则需要换为非甾体类止痛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从而发挥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包括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吲哚美辛、炎痛喜康、荼普生、布洛芬等。
适用情况:
对于无并发症的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患者可首选此药,特别是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尤为适用。
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止痛的(前列腺素在疼痛、发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抑制前列腺素需要减少一种简称为COX的酶的活性。COX-1能催化生成前列腺素类物质,能保护胃肠道和血小板。当COX-1被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抑制时,就无法再保护胃肠道和血小板了,容易导致胃出血、胃粘膜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但像纳力依托度酸有较高且合适的COX-2选择性,在治疗剂量内对COX-1影响极小,在发挥强效抗炎作用的同时能保护胃肠粘膜,很少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适合急性期的抗炎镇痛。
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为:①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稳定肥大细胞使前列腺索、白三烯、组胺、缓激肽等致炎物质的产生与激活减少;②稳定溶酶体膜;③ 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适用情况:
该药仅用于痛风症状非常严重,在其它药物无效或有禁忌症时使用,不可以长期使用。
副作用:
不能长期使用;
对激素过敏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不能使用。
这三类药物是急性痛风发作时最常用的药物,副作用各有不同,痛风患者们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对于尿酸很高,但暂时没有痛风发作的高尿酸患者们来说,还有另一种安全无害又能降尿酸的选择——博糖宜素。
博糖宜素
博糖宜素可以说不是一种药,而是一种保健品。适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疼痛期患者、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关节炎人群。
它的成分主要是姜黄提取物,印度乳香,姜根,芹菜籽提取物,荨麻叶提取物,蒲公英根提取物,辣根提取物,非变性II型胶原蛋白,黑胡椒提取物这些无害的植物提取物,所以对身体无害。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的功效,芹菜籽提取物有明显降低尿酸的功效,UC-II 是关节软骨中不可或缺的胶原蛋白成分,其他提取物都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所以综合了这些提取物功效的博糖宜素能用于痛风治疗和关节炎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时,不得不用止痛药来缓解,但都不敢长期使用,以免伤肝伤肾。因此利用成分安全、没有依赖性的保健品博糖宜素,既能够帮助高尿酸患者调理体内尿酸,又可以起到改善痛风疼痛的效果,是一种安全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