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盆腔炎中医则在术后多采用按摩刺激穴道的方式来达到减轻症状,加速回复的目的,临床效果显著。
预备式: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揉按脾俞穴、胃俞穴:
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3掌指关节放在脾俞穴、胃俞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止带。
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健肾,活血通络。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逆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调经止痛。
揉按中脘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疏肝和胃,健脾利湿。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搓大腿内侧:
将左(右)手掌心紧贴在同侧大腿内侧,适当用力搓擦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健脾益胃,理气散寒。
合按内关穴、外关穴:
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揉按三阴交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上,用右(左)手拇指指腹放在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镇静安神,调经止痛。
——转自互动百科